管網漏失率,是在供水過程中由于管網本身的結構所引起的損耗造成水量損失,以及由于管線老化所帶來的其它損失水量占供水總量的比例。漏失率的大小直接體現一個水司的管理水平和管網的運行狀況,它是提高公司產銷率的一個重要環節,也是供水管網安全運行的一個重要指標。國家規定供水管網基本漏失率應控制在12%以內,而在實際運行中,全國大中城市平均漏失率卻在21.5%左右,我司近幾年雖然控制在17%左右,但形勢不容樂觀。隨著巴中城市框架逐漸拉大,管網鋪設增加,一些未改造的老舊管網進一步銹蝕,管網漏失率明顯提升,另外巴中是一個山地城市,管網布局錯綜復雜,部分管網安裝環境惡劣,材質千差萬別,管網埋設深度不一,以及各地段管網壓力不均等原因,將直接面臨管網漏失率不斷上升的壓力。我司近日連續出現兩次DN300供水主管漏失而長時間無法發現,致使自來水大量流失,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,那么怎么降低管網漏失,保障管網安全,正常供水,是我們營銷人的重點研究課題。
一、源頭控制,安裝規范
新管網在安裝過程中,必須嚴格按圖施工,對隱蔽工程留存影像資料,對重點地段(如管網埋設附近有大的排污設施以及其它管網)要有標注,在施工中要確保工程質量,對特別地段(如回填地段,以及安裝環境較為惡劣地段)采取必要保護措施。加強過程監督,竣工驗收后,務必保證完整進入GIS地理管網系統。
二、加大投入,完善供水調度
供水調度中心是控制、分配、監控管網運行的機構,所有管網信息全部匯入到這個樞紐。我司調度中心以往只有幾個監測網點,管網漏失只能看到整個片區壓力偏低而無法準確定位,導致漏點難以找到,耗費大量人力, 物力,也影響搶修及時率。加快GIS地理管網系統建設,對漏點有較準確判斷并實現科學調度,打造智慧水務,顯得十分緊迫。
三、建立健全管網巡查探漏制度
管網閥門維護,保養以及有計劃地探漏工作是減少漏失的重要手段,現在各片區維修任務重,對管網巡查、維護時間減少,應安排專人,有計劃,有步驟,有重點地對全城管網巡查探漏,發現問題及時整改,確保管網正常運行。
四、逐步改造管網,科學布局
針對在網運行的舊管網,影響供水壓力小管網,應統籌安排,逐步進行改造。對二水廠、三水廠供水管網科學布局、合理調度,運行中有效解決管道瓶頸制約和壓力不均導致管網損壞現象。
綜上所述,通過加強各環節控制,對于降低漏失,保障管網正常安全運行,提高供水管理和產銷率,增加企業效益成效顯著。(供稿:黃易坤)